NG体育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尖上的成长,自信源于每一次对决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材修长、眼神专注的少年引起了全场关注,当最后一剑果断刺中有效部位,裁判宣布比赛结束时,他缓缓摘下护面,露出一张稚气未脱却充满坚毅的脸庞——他就是来自江苏的11岁小将姜鑫瑞,在这场汇集了全国同龄顶尖选手的赛事中,姜鑫瑞以不败战绩夺得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,而比金牌更闪亮的,是他在赛后采访中说出的一番感悟: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你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
镁光灯下的领奖台上,姜鑫瑞手持金牌的笑容灿烂而真挚,谁能想到,三年前第一次握剑时,他还是个在训练馆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小男孩,从畏惧到从容,从依赖到独立,这条成长之路,姜鑫瑞用汗水和毅力一步步走过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尖上的成长,自信源于每一次对决

“刚开始练击剑时,我总是害怕比赛,害怕失败,更害怕一个人面对强大的对手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他的教练李振华告诉记者,小鑫瑞初来时的怯懦模样与如今判若两人:“第一次参加队内赛,他连剑都握不稳,输了比赛就跑到妈妈身边哭鼻子,但我从他眼中看到了不服输的光芒,只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磨练。”

击剑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,这项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、敏捷的反应能力,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独立思考能力,在长14米、宽仅1.5米的剑道上,选手孤身一人,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,每一个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,每一剑的后果都必须自己承担。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,这句看似简单的话,蕴含着击剑运动的精髓,也是姜鑫瑞在无数次失败与成功中领悟的真谛,他的母亲向记者透露,有一次重要的资格赛前,姜鑫瑞发着高烧,大家都劝他退赛,但他坚持要上场:“他说,如果这次逃避了,以后就永远学不会在困难情况下依靠自己。”那场比赛,姜鑫瑞虽然没能取得理想名次,但坚持完成了所有对决,赛后他告诉妈妈:“今天我战胜的不是对手,而是想要放弃的自己。”

这种在逆境中培养起来的自信,逐渐从剑道延伸到了姜鑫瑞的日常生活中,他的班主任老师注意到,曾经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的姜鑫瑞,现在能够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进行演讲;曾经遇到难题就退缩的他,如今会主动寻求多种解决方法。“击剑训练带给他的不仅是奖牌,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信和独立精神。”班主任如此评价。

国家击剑队前队员、现青少年击剑培训专家王磊指出:“击剑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塑造有着独特价值,在剑道上,没有队友可以依赖,没有教练可以现场指导,每一次攻防都需要运动员独立判断和决策,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,往往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

在姜鑫瑞的训练笔记扉页上,写着这样一句话:“剑道如人生,唯有自信与独立,才能走得更远。”他的队友们告诉记者,姜鑫瑞训练格外刻苦,每天放学后都会自觉加练两小时,周末也常常泡在训练馆研究对手录像。“我看到他在一次次比赛中变得越来越沉稳,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能力。”队友刘子轩说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尖上的成长,自信源于每一次对决

比赛带给姜鑫瑞的自信,不仅体现在剑道上,也影响着他的学业和人际关系,他的父亲欣慰地发现,儿子变得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面对挑战时不再畏首畏尾,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。“我们最初只是希望他通过运动强身健体,没想到击剑给了他如此宝贵的成长。”

随着成绩的不断提升,姜鑫瑞开始接到更多重要比赛的邀请,他也设定了更远大的目标——进入国家少年队,将来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面对未来的挑战,这位少年眼神坚定: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,会有更多强大的对手,但我不害怕,因为每一次比赛都让我变得更强大,而我学会了在剑道上依靠自己,这让我无所畏惧。”

体育精神的价值,不仅在于夺取奖牌,更在于塑造品格,在姜鑫瑞身上,我们看到了体育运动如何将一位腼腆少年磨练成自信小将,他的故事印证了那句古老的格言:宝剑锋从磨砺出,每一次独自站在剑道上的经历,每一次必须依靠自己的时刻,都在塑造着这位少年更加坚韧、自信的品格。

击剑馆内,姜鑫瑞又开始了新一轮训练,银白色的剑身在灯光下划出优美弧线,脚步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眼神专注而坚定,对于这位少年而言,剑道不仅是比赛的场地,更是成长的舞台,他学会了面对压力,学会了独立思考,更找到了自信的力量,而这一切,都将成为他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