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春意盎然的四月,为期五天的2019年国际青少年击剑公开赛于瑞士洛桑奥林匹克中心落下帷幕,本届赛事汇聚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青少年选手,在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,中国击剑队表现抢眼,共斩获3金2银1铜,创下参赛以来最佳战绩,其中16岁小将张天宇在男子花剑U17组别夺冠,成为赛事最大黑马。
作为国际击剑联合会(FIE)年度重要青少年赛事,本次公开赛采用奥运标准赛制,设U14、U17、U20三个年龄组别,比赛首日即爆出冷门——中国女重U17团队在决赛中以45:42逆转传统强队法国,队长李梦瑶在决胜局连得5分锁定胜局。“我们研究了法国选手的录像,发现她们习惯性后撤时露出破绽。”这位来自北京育英中学的高二学生在赛后发布会上透露战术部署时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
次日进行的男子佩剑U20决赛上演惊心动魄的“亚洲德比”,韩国名将金敏俊与中国新锐赵子昂战至14平,最后时刻赵子昂以一记漂亮的转移刺得分,现场慢镜头回放显示其反应速度仅0.13秒。“去年世青赛失利后,我每天加练500次弓步突击。”赵子昂抚摸着金牌感慨道,这位上海体育学院附中的学生已被纳入国家集训队重点培养名单。
赛事第三日迎来高潮,张天宇在男子花剑U17个人赛中连续挑落三位欧洲冠军选手,半决赛面对意大利的费德里科·切基,他在9:12落后情况下打出6:0的冲击波;决赛对阵俄罗斯的伊万·彼得罗夫时更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最终以15:11取胜,国际击剑联合会技术总监保罗·比托西评价:“这位中国少年对距离的控制让人想起年轻时的雷声。”
除了竞技较量,赛事还特别设置了裁判员培训课程与体育科学研讨会,国际奥委会委员、击剑名宿埃马纽埃尔·卡萨诺瓦在专题报告中指出:“青少年赛事应更注重基本技术培养而非过早专业化,中国选手在基本功测试中的优异表现值得借鉴。”数据显示,中国队员在“技术动作规范度”测评中平均得分高出欧洲选手12%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赛事见证了亚洲击剑力量的崛起,除中国队的出色发挥外,日本选手在女子佩剑U14组别包揽冠亚军,新加坡则获得历史首枚青少年赛事奖牌,与之相对,传统强队意大利仅在重剑项目收获1金,法国队总奖牌数较去年下降40%,欧洲击剑联盟主席乔治·帕拉吉已宣布将启动“新星计划”,加大对青少年选手的培养投入。
在最后进行的混合团体表演赛中,由中国赵子昂与匈牙利艾玛·科瓦奇组成的跨国组合夺得冠军,这种创新赛制得到多国教练认可,或将纳入下届青奥会正式项目。“不同流派选手的即兴配合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。”赛事技术委员会成员安娜·贝尔松表示,“这可能是击剑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
随着颁奖仪式的结束,洛桑奥林匹克中心的剑道上已开始酝酿新的传奇,这些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少年剑客们,用汗水诠释着奥林匹克格言中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的精神,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席阿利舍尔·乌斯马诺夫在闭幕致辞中特别提到:“我们看到了击剑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,特别是亚洲年轻选手展现出的技术革新意识,将推动这项古老运动进入新时代。”

本次赛事不仅为各国青少年提供了交流技艺的平台,更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人才储备库,据不完全统计,有28名参赛选手已获得本国奥委会的重点关注,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王峻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将总结此次参赛经验,进一步完善青训体系,特别要加强运动员的国际赛事适应能力培养。”

剑影翩跹间,新一代击剑之星正在冉冉升起,这些年轻剑手用手中钢剑划出的每道弧线,都在书写着世界击剑运动的新篇章。







发表评论